1935年9月,经过俄界会议后,红军决定毫不犹豫地踏上北上之路。红一方面军在历经艰难困苦的跋涉之后,越过了积雪覆盖的山脉,穿越了荒芜的草地,忍受着巨大的身体与心理压力,终于抵达了川西北的班佑、阿西一带,准备通过腊子口进入甘肃。这个地方,对于红军而言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,无疑是重重困难中的一道险关。
“腊子口”是连接四川与甘肃南部的唯一通道,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险峻地势。这里的峡谷深邃,河流湍急,流经其中的白龙江也增加了通过的难度。当地的百姓常说:“人过腊子口,如过老虎口。”这无疑是形容此地的危险,暗示过此地的每一刻都可能是生死未卜。然而,比起自然地理环境的艰险,红军面临的更大挑战却是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所带来的身心极度疲惫,缺乏衣物和食物,使得士兵们的战斗力急剧下降。
蒋介石得知红军的动向后,立即决定趁着红军物资匮乏、兵力疲弱之际,在腊子口设下埋伏。为了确保此计划万无一失,他命令驻守当地的藏族土司杨积庆,坚守腊子口的天险,并从后方夹击红军。蒋介石要求杨积庆“坚壁清野”,这不仅意味着加强防守,将防御工事修建得如碉楼、堡垒一般固若金汤,还包括清除所有的补给物资,摧毁无法带走的物品,从而断绝红军的后路,消耗其余力。
展开剩余73%然而,蒋介石显然低估了杨积庆的智慧与决心。正当他以为红军的困境将会为国民党带来胜利时,杨积庆却背离了他,为红军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帮助。当蒋介石的电报到达甘南时,杨积庆的反应非但没有如他预期的那样抗拒,反而悄然将红军的一封电报送往红一方面军的指挥部。这个决定,让红军能避开敌人的埋伏,继续顺利北上。
不仅如此,杨积庆还主动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粮食。他安排好粮仓,并且专门挑选了20万斤小麦,在红军通过崔谷仓时亲自送上。这份粮食不仅体现了杨积庆的无私与慷慨,也显示了他对红军的支持。在长征的过程中,红军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,这些粮食给予了他们巨大的帮助。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杨积庆原本准备了3,000斤酥油来助红军一臂之力,但由于红军的纪律规定,酥油未被接受。
杨积庆的帮助远不止这些。在1936年,红二、红四方面军经过腊子口时,杨积庆再次送上了20万斤粮食,并且主动提供了马匹和羊羔,进一步帮助红军。他的慷慨与决断,早已赢得了红军的深深敬佩。然而,他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,也逐渐显露出来。
杨积庆并非一个简单的土司。他在1922年便在藏区创办了现代学校,深知新知识对于民族振兴的重要性,并且早早接触并支持进步的思想。蒋介石推行的“改土归流”政策,使得杨积庆意识到自己及家族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。面对外有日本侵略、内有国民党与地方军阀的压力,他决定站队共产党,支持红军。正是出于这种大局观,他义无反顾地站出来,支持长征中的红军。
然而,杨积庆的这一英勇之举,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代价。1937年8月25日,地方军阀鲁大昌勾结其他军阀,发动了兵变,杨积庆一家七口被枪杀。这个消息让当地的藏民愤怒不已,所有人都深感痛惜。杨积庆的死,不仅让红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持者,也让地方人民失去了一个宽厚仁爱、富有远见的领袖。
杨积庆的死是对他信念与选择的巨大打击,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下来。1949年,杨积庆的儿子杨复兴响应解放号召,带领卓尼起义,最终实现了区域的解放。杨积庆的忠诚与智慧,成就了他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。
如今,甘肃省人民政府已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,并为他建立了纪念馆。在这座纪念馆里,讲解员会向游客讲述这位“红色土司”的光辉事迹。杨积庆的一生,是勇气与智慧的象征,是那个时代勇敢信仰的化身。他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当地人民的命运,也为红军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灵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